媒體中心

東華三院心瑜軒推繪本及五感體驗工作坊 4招助家長及早預防幼兒網絡成癮

2024/05/23
東華三院心瑜軒的「機靈家族」透過繪本進行預防兒童及青少年上網成癮的教育服務,遂於本年2月初為東華三院蕭旺李滿福幼兒園的高班學童,以到校形式舉辦首場《我變成了手機星人》繪本工作坊,由院方前線社工透過繪本故事和延伸體驗活動,包括:製作「手機星人」畫作和時間表,讓小朋友認識網絡成癮的影響。

小五生沉迷 手機 遊戲 偷錢課金三萬元 社工建議4招預防孩子依賴手機

2024/05/23
手機現時成了每個人的必須品,就連小學生也擁有自己的手機。可是,如果小朋友不懂控制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,便有機會出現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成癮的問題。

香港經濟日報 - 香港理工大學推行「賽馬會抗逆有『家』計劃」 透過介入服務 助家庭提升抗逆能力

2023/05/16
突如其來的疫情,不單打亂了香港市民的生活常態,亦為不少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。為幫助家庭面對逆境和壓力,香港理工大學(下稱理大)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,聯同四個非政府機構,於2021年開始推行為期3年的「賽馬會抗逆有『家』計劃」,透過網上課程和以社區為本的專業介入服務,幫助他們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影響,適應不斷變更的社會環境,至今已有約900個家庭參與服務。

Now新聞台 - 【杏林在線】當「性」變成癮

2023/04/28
化名 JACKY 的他過往經常光顧色情場所,更逐漸沉迷,到底甚麼是「性成癮」?今集《杏林在線》會透過 JACKY 的經歷剖析「性成癮」的成因,以及他的戒癮過程。我們亦請來治療師,解釋「性成癮」的特徵,和講解可能造成的影響。

星島日報 - 禁毒處鼓勵學校參與「健康校園計畫」 以助建立學生遠離毒品、拒絕誘惑決心

2023/04/26
由禁毒基金支持的「健康校園計畫」現正接受申請,全港中學及由學校選擇夥拍的非政府機構可在5月19日(星期五)或之前提交申請,以推展在2023/24學年開始的活動。計畫是一項校本禁毒教育項目,旨在透過多元化個人成長活動和學生自願參與的校園測檢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,鞏固他們遠離毒品的決心,從而推動健康和無毒校園文化。

星島日報 - 2成學生曾遭網絡欺凌 調查:中一生比例最高

2022/11/11
校園網絡欺凌情況嚴重,有調查發現,兩成高小至高中生曾遭受網絡欺凌,但自認曾經網絡欺凌他人者,比例卻不足一成,負責調查的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指,反映普遍學生未察覺自己的欺凌行為,建議學校加強預防教育,讓學生意識網絡言論對他人的影響。調查亦發現,普遍學生以忽略、不轉載等方式,消極應對網絡欺凌,未主動阻止事件蔓延。

香港01 - 網絡欺凌|調查揭三成受害人曾萌自殺念頭 三成人有傷害他人想法

2022/11/11
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「香港學生網絡欺凌現象」調查發現,近兩成學生過去一年曾受網絡欺凌,當中三成受網絡欺凌者中曾出現自殺念頭。被欺凌者固然要支援,但該機構指網絡欺凌者的精神健康困擾同樣值得關注,調查發現近半成人有復仇心態,欺凌他人是為了教訓或懲罰對方及支援被網絡欺凌同學或朋友,亦有欺凌者低估了帶給別人的傷害。

香港01 - 心瑜軒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 去年平均28.9歲 較5年前急降8歲

2022/01/15
現今世代科技發達,智能手機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網上色情資訊,根據東華三院心瑜軒(預防及治療多重成癮綜合服務中心)提供的求助個案數據顯示,疫情下性上癮求助者增加,並出現年輕化趨勢,2016年平均年齡為37.1歲,2021年急降至只有28.9歲,情況值得關注。

香港01 - 港人性上癮年輕化 心瑜軒求助者最小僅11歲 即睇9大上癮特徵

2022/01/09
藝人王力宏去年底被前妻李靚蕾爆料指控約炮、召妓,更指經心理師診斷後相信王力宏有性上癮問題,「優質偶像」形象盡毀,大眾「食花生」的同時,亦喚起對性上癮的關注。

經濟日報 - 「食雞」不能自拔 打機成癮求助增

2018/05/10
新田6個月大孖仔被獨留在家,揭21歲父沉迷網上遊戲「食雞」(絕地求生)不回家。有專家指出,近日很多求助個案涉「食雞」,近年打機求助增加,上癮遊戲多涉暴力,教人難以自拔,成癮者多渴望逃避生活。

經濟日報 - 兒童多用電子產品 活躍症風險增

2017/10/07
低頭族不是成人專利,機不離手的現象早已蔓延至小學生。 港大研究發現,近75%受訪小學生最少使用2小時電子產品。追蹤研究指出,學童於幼稚園高班時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每多1小時,升上小學時患上過度活躍(ADHD)和行為等問題的風險增加逾3成,另有機會導致情緒及超重的問題。研究團隊提醒,3至6歲為學童身體急速發展的階段,為免影響腦神經,忌於入夜或睡前使用電子產品,家長應以互動式陪伴子女使用電子產品。

經濟日報 - 童用手機 普遍由1歲開始

2017/08/14
衞生署調查顯示,6歲以下港童普遍在1歲開始使用智能電話,而小學生每日上網3小時以上的比例逾13%,較3年前顯著增加。 沉迷上網或打機成癮的求助個案近年有年輕化趨勢,高小生是高危一族,最年輕的求助者僅9歲,有心理學家及社工建議家長,與子女就上網時間及次數「約法三章」。

晴報 - 弟瞞家人買遊戲機 父盛怒錘仔揼爆

2017/07/27
家人沉迷打機,隨時會鬧出「六國大封相」。有中六生用「私己錢」購入遊戲機後,遭父親「剪電綫」及「錘仔揼爛」伺候,結果雙方關係極速惡化。有社工指,新世代愛利用打機與朋友交流,父母宜先了解子女愛打機的原因,勿急於動怒批判。

經濟日報 - 高小生打機成癮 最多日玩16小時

2017/06/21
小學生沉迷打機情況嚴重,港大一項大型調查發現,本港有近1成高小學生打機成癮,情況較新加坡及美國嚴重,最極端個案竟每日打機16小時,有學童因而出現情緒失控、暴力、甚至營養不良等問題。 學者及社工指出,要控制子女打機,家長角色非常重要,宜與子女協議打機時間、以及增加其他活動替代。

經濟日報 - 網購成癮港媽欠債10萬 要戒有幾難?

2016/11/13
剛過去的雙11光棍節引發網購熱,全日全球交易額達1,207億元人民幣,下月雙12、淘寶又掀另一波減價潮,面對既平又花多眼亂的商品,你是否已網購成癮、唔買唔舒服?網購方便的背後,有網民懷疑自己淘寶淘至成癮

經濟日報 - 網絡成癮年輕化 細個狂打機大個欠債又抑鬱

2016/09/19
兒童倚賴電子產品情況惡化,衞生署發現有嬰兒最早在出生後1個月便開始接觸平板電腦;有預防及治療網絡成癮的機構指,有青少年由童年開始,先後沉迷綫上遊戲及網上論壇,最終因沉迷網購欠債累累,其後更確診患上抑鬱症。

經濟日報 - 精靈太攝人 點解玩到唔停得手?

2016/07/26
Pokémon GO攻陷全城,有專門處理成癮問題的社工已實測此遊戲的攝人之處,有精神科醫生亦表明,遊戲隱含可令人上癮的元素,擔心加劇手機上癮的情況。 東華三院 「心瑜軒」預防及治療成癮輔導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博士今早(26日)下載遊戲試玩,她認為遊戲有其吸引之處。

東網 - 手機成癮:家長機不離手落街吃飯也發貼

2015/11/12
近日網上討論區流傳一則媽媽沉迷智能手機的五大徵狀,引起熱議。記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,當中兩成年輕受訪者亦直指父母「機不離手」;有子女更揚言父母已中「手機毒」。

晴報 - 發現13歲仔睇鹹片 港媽慌失失

2014/11/28
中國人素來忌談性,有港媽發現13歲兒子偷睇「鹹片」兼自瀆,不知如何處理,遂向網民討教,多數網民竟教她「扮唔知」了事!有機構指近年性成癮個案趨增,曾有港青沉迷虛擬性愛致欠債逾10萬。心理學家籲家長勿因尷尬而錯失教育的黃金機會。

經濟日報 - 60%中學生用手機 減面對面溝通

2014/03/14
過度沉迷智能手機帶來的反效果愈來愈多。有調查發現,6成中學生認為使用智能手機後,減少與人面對面溝通,有逾4成認為人際溝通技巧變得生疏。 有輔導機構更指,有青少年可12小時機不離手,甚至不吃不喝要手機「陪瞓」,至接受輔導時只習慣以單字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