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及電腦的普及為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,過度使用網絡亦有機會演變為成癮問題。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第11版的《國際疾病分類》(ICD-11)中,已經正式把「電玩失調」(Gaming Disorder,或稱為遊戲障礙)定義成一種疾病。
網絡成癮一般是指過度使用網絡,例如:參與網絡社交、遊戲等活動,甚至在非工作或學習需要的情況下,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上;除上網之外,對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勁,以致對個人、家庭生活及學業或工作造成負面影響。若在網上參與賭博、購物或瀏覽色情網站,更有可能引致其他成癮問題,例如:病態賭博、購物成癮或性成癮,形成多重成癮問題。
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便在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-第五版》亦指出,部分人士全神貫注地玩網上遊戲時,其部分腦部神經的強度猶如毒品所引起的反應一樣。雖然「網絡遊戲成癮」未正式納入為精神疾患,但相關的診斷準則及研究亦正進行和討論當中。
性上癮(又名性沉溺或性慾異常亢進),指任何與性有關的行為過多,以致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對家人、朋友或伴侶造成困擾。
患者的生活被與性有關的事物所佔據,甚至視與性有關的事物比家人、朋友或伴侶更重要。當性主宰了患者的生活時,患者寧願犧牲他們本來珍惜的事物,以維持或獲取進行與性有關的行為的機會。
性上癮患者沒有單一的行為表徵,任何與性有關的行為都有可能主宰患者的生活到無法控制的地步。常見的性上癮行為包括:自瀆、與同性或異性發生性行為、瀏覽色情刊物/網站/影片、光顧性工作者、露體、偷窺、電話性騷擾及網絡性愛。
任何與性有關的行為,即使本質健康,也有可能成為性上癮患者的上癮行為。